多为人壳走钱卖制人 创家公际控司实生变始人
随着年报披露进入尾声,家公际控近日来达意隆、司实生变深圳惠程(002168)等多家公司纷纷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制人走人上市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是创始小散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样意味着有炒作的人多潜力,但是为钱对于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来说却是把双刃剑,大概率说明公司业绩不佳甚至出现亏损,卖壳实际控制人或者公司创始人想着拿钱走人,家公际控把壳转让。司实生变 26家上市公司变更实控人 2016年4月7日,制人走人深圳惠程接到实际控制人何平和任金生的创始《确认函》,何平和任金生拟将其持有公司的人多全部股份86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1058%)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中驰极速。如上述协议最终履行完毕,为钱公司的卖壳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中驰极速的实际控制人汪超涌和李亦非(双方为夫妻关系),同日凯恩股份(002012)和达意隆也同时发布实控人变更公告。家公际控对此,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决定了上市公司的经营大方向,而实际控制人的变更也意味着公司未来的经营策略大概率发生变化。 对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定义,《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持上市公司股份50%以上的控股股东;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的投资者,这一类实际控制人持股数不需要太多,而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往往更多发生在第三种情形上。 据北京商报记者从沪深交易所已发布公告中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约2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的公告,深交所18家,上交所8家,其中主要的变更形式还是公司控股股东将持股股权协议转让给其他人,从而引起了实际控制人的变更。 民营企业更容易易主 从26家变更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到,深交所公司占到了七成,表现出民营的上市公司占大多数,而国企上市公司中则显得比较少,同时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主的实际控制人生变企业中则主要以实际控制人卖股走人的现象为典型。 4月6日,凯恩股份控股股东凯恩集团股东王白浪和科浪能源与苏州恒誉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苏州恒誉受让王白浪和浙江科浪能源持有的凯恩集团90%股权,而凯恩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也将变更为蔡阳。 同日达意隆接到控股股东张颂明通知,其已于4月6日与乐丰投资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其持有的达意隆22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37%)至乐丰投资公司,通过本次股份转让,杜力和张巍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而从2015年变更实际控制人的公司中可以看出,容易变更实际控制人的企业仍旧以民营企业为主,因为民企实际控制人对资金的需求更迫切,不像国企的实际控制人,不需要为钱担心。 业绩下滑成离开主因 而从很多控股股东协议转让股份的上市公司业绩能发现,大部分公司是因为经营业绩难有起色,最终实际控制人选择卖掉公司。 比如凯恩股份就是在2011年实现1.18亿元净利润高点后一直萎靡不振,而达意隆则在2015年扣非后亏损2923万元,同时前几年的业绩也并不好看;深圳惠程则是在2014年出现巨亏后,2015年微盈,业绩不佳,3家公司实际控制人都选择了转让股权走人。 随着2015年年报披露收官的到来,在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并且难有转机下,现在或许已经出现很多谋划着怎样可以把自己股权卖一个好价钱走人的民企实控人。不过,除了上市公司本身业绩下滑导致实际控制人蒙生退意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了公司主营发展以及资金的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最终导致实际控制人的变化也是其中一种原因,但是一般这种情况下,公司创始人都会留在公司中担任职位,公司主营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公司创始人多为钱走人 A股设立20多年来,那些很早上市的公司中有不少出现了主营变更,而很多公司当初的创始人在完成企业上市后就一门心思地想着怎样使得股权升值套现,而做大做强企业的雄心壮志则消失殆尽。 有的上市公司创始人将股权以“半卖半借”的形式交出了公司控制权,比如宇顺电子(002289)创始人魏连速就是先将3.49%的宇顺电子股权转让给了中植融云,同时又将剩余的10.48%股权表决权交由中植融云行使,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此也由魏连速变为解直锟。 曾经的奥马冰箱也是中国对外冰箱出口品牌的佼佼者,而当时奥马电器(002668)的创始人蔡拾贰带领科龙电器骨干开拓奥马冰箱也被奉为一段传奇。 2015年10月,奥马电器公布股权转让方案,曾任京东副总裁的赵国栋以12.13亿元受让奥马电器原股东蔡拾贰等8名股东转让的3370万股股份,从而以20.38%的股权占比成为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蔡拾贰等原股东获得12.13亿元现金后让出了奥马电器控制权,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奥马品牌。而新东家则要将奥马电器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奥马电器未来是继续卖冰箱还是转型金融则未可知。 福建泉州曾经著名的鞋企泰亚股份在公司上市四年后,公司创始人林松柏就开始计划着把泰亚股份这个壳资源卖出去然后大赚一笔,在经历几次失败后,泰亚股份最终敲定让恺英网络(002517)借壳,泰亚股份的鞋业资产置出后,林松柏虽然还会继续卖鞋子,但是在登陆资本市场后的那四年,林松柏并没有抓住机会壮大这个品牌,反而只是一心想卖壳获利。 目前A股中很多上市公司已经找不到此前公司创始人的身影,那些曾经上市前勾画的蓝图最终只留在了招股书和年报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创指高开高走收涨1.44% 通信设备板块领涨
- 福建:高效办成一件事 便民服务再升级
- 吉林临江:专家组现场指导提升电动自行车监管业务技能
- 同是维生素C,维生素C保健品和药品相差几十倍?有何玄机?
- 2025年六安市将培养92名乡村医生
- 污水处理进出水水质检验(二)
- 天津市北辰区电动自行车治理见成效
- 福建:高效办成一件事 便民服务再升级
- 列王战火硝烟起:全面解析攻城战略与实战制霸秘籍
- 植物全磷的测定(二)
- 污水处理进出水水质检验(二)
- 浙江绍兴打造校园食材“阳光配送”新标杆
- 市审计局以高质量审计护航乡村全面振兴_
- 中药饮片企业需认清形势,紧急刹车了!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北京通州上半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近4万件
- 北京东城:守护学生“放心餐”
- 上海乐高乐园要来了:6月试运行,7月正式开园,5月7日乐园年卡开售
- 疆品南下,100吨新疆小白杏奔赴广东
- “小个专”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广东开展“儿童用品放心购”和“大型游乐设施放心玩”行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